史威登堡神学著作
130.我们与他们谈论了一会儿各种话题后,我问他们拜的是什么神。他们说,他们拜一位天使,祂向他们显为一个神性人,因为祂闪耀光芒。他们说,祂教导他们,并让他们明白当做什么。他们又说,他们知道至高神在天使天堂的太阳中;祂向他们的天使显现,不向他们自己显现。对他们来说,祂太伟大了,以致他们不敢拜祂。他们所拜的那位天使是一个天使社群,主派这个社群看顾他们,教导他们何为公义、公平。因此,他们从一种火焰拥有光,这火焰看似一个小火炬,非常火黄。原因在于,他们不崇拜主,因而不能从天使天堂的太阳,只能从一个天使社群那里获得光。若主允许,一个天使社群就能向住在低层区域的灵人提供这种光。我也看见这个天使社群,它在他们之上的高处;我还看到发出那光的火焰。
3187.“愿你的种继承那仇恨你之人的城门”表示由神性人身或人性中的良善与真理的婚姻产生的主的属灵国度,该国度被赋予仁和信,以前邪恶和虚假在那里。这从前面的讨论和解释(2851节)清楚可知,那里有几乎一样的话。“种”表示那些被称为属灵的人,因而在普遍意义上表示所有构成主的属灵国度的人,或也可说,表示属灵国度本身。这从“种”的含义明显看出来,“种”是指仁和信(参看1025, 1447, 1610, 1940节),因而是指那些通过信获得仁的人。这些人是属灵的(参看2088, 2184, 2507, 2708, 2715, 2954节),他们拥有来自主的神性人身或人性中良善与真理的婚姻的仁与信,从而拥有来自该婚姻的拯救(2661, 2716, 2833, 2834节)。
在古教会,当一个订了婚的处女即将结婚时,通常会向她献上这样的美好祝愿:“愿你成为千万人,愿你的种继承你的仇敌或那仇恨你之人的城门。”但古教会的智者以一种属灵意义来理解这句话,即对他们来说,这个习惯用语的意思是:当人们进入良善与真理的婚姻时,也就是一旦他们重生,良善与真理就会结出千万果实,也就是结出无穷的果实。还有一个意思是:仁和信会取得原先邪恶和虚假所占据的位置。但当古教会的智慧气绝而亡时,他们就不再以一种属灵意义,而是以一种完全世俗的意义来理解这个习惯用语。也就是说,这句话的意思变成:他们会有无数子孙后代,这些后代会占有并继承外邦民族的土地。雅各的后代比其他所有人都更以这种方式来理解这句话,并因以下事实而如此坚信,即:他们不仅极大地增多,还的确继承了土地,这对他们来说就是“他们仇敌的城门”;殊不知,这一切都是代表,也就是说,是主的属天和属灵国度的代表,逐出邪恶和虚假之后,良善和真理便取而代之。蒙主的神性怜悯,等到解释这些代表时,这一点会变得尤为清晰。
具体来说,也就是对成为主国度的每个个体来说,情况也是这样:在他成为这个国度,也就是重生之前,他里面只有邪恶和虚假。事实上,地狱和恶魔般的灵人就占据那被称为“城门”的(对此,参看2851节)。但当他正在成为主的国度,也就是正在重生时,邪恶和虚假,或也可说,地狱和恶魔般的灵人就被赶出去,良善和真理则进来,并继承这个位置。这时,对良善和真理的良心就存在于他里面。适用于具体的个人的,也适用于总体上的人们。这一切清楚表明,上面那些话在内义上表示什么。
9399.“摩西就取了血来,将血洒在百姓身上”表使人适合接受它。这从“祭物的血”和“洒在百姓身上”的含义清楚可知:“祭物的血”是指从主发出的神性真理,如前所述(9393节);“洒在百姓身上”是指使人适合接受它,因为“洒”表示流入,因而表示适合。从主发出的神性真理不断流入一个人,并形成他的理解力;事实上,若你愿意相信,没有从主发出的神之真理的不断流入,人什么也看不见、什么也学不到。因为从主发出的神性真理就是那光照人类心智并构成内在视觉,也就是理解力的光。这光因不断流入,故使每个人适合接受它。然而,那些接受它的人是过着一种良善生活的人,而那些不接受它的人是过着一种邪恶生活的人。即便如此,和前者一样,后者仍拥有看见并学习神性真理的能力,而且只要他们远离邪恶的行径,还拥有接受它的能力。这就是摩西洒在百姓身上的那一半血所表示的。
从主发出的神性真理就是那光照人类心智,并构成其内在视觉,也就是理解力的光(参看2776, 3167, 3195, 3636, 3643, 3993, 4405, 5400, 8644, 8707节)。在约翰福音中所表示的,也是这神性真理:
那光是真光,照亮一切进入世上的人。祂在世界,世界也是藉着祂造的,世界却不认识祂。(约翰福音1:9, 10)
此处论述的主题是圣言,也就是从主发出的神性真理。
凡心智健全的世人都有学习神之真理的能力,因而只要他远离邪恶的行径,还有接受它的能力,正如大量经历使我知道的那样。因为在来世,所有人,无论恶人还是善人,无一例外,都能学习并明白何为真理,何为虚假,以及何为良善,何为邪恶。但恶人虽能明白何为真理和良善,却不想去明白;因为他们的意愿和那里的邪恶会对抗,觉得厌恶。因此,当独自一人时,他们就又陷入其邪恶的虚假,并憎恶他们所明白的真理和良善。这同样适用于那些在世上虽明白真理,却弃绝它们的人。我由此清楚看出,从主发出的神性真理不断流入人类心智,使它们适合接受它;事实上,人们远离爱自己爱世界的邪恶行径到何种程度,它就在何种程度上被接受。
目录章节
目录章节
目录章节